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部分时期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 外国 19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部分时期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

外国

1912年初,中华民国成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6——1017年,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激烈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0年,中国百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1913年,世界首条汽车装配流水线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问世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二部《反托拉斯法》,更加严厉地禁止了几种垄断行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将15亿人口卷入战争,数千万人死伤

1918年,美国议会批准了妇女的选举权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民革命运动席卷全国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1928年,首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成立,作为最高学术机构并规划全国科学发展

1921年,爱因斯坦以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世纪20年代,欧洲经济迅速恢复,美国进入空前繁荣时期,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1921年到1927年,意大利和日本相继建立起法西斯统治

1933年,国民政府施行新税则,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1935年底,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

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80%

1931年,英国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承认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的独立地位

1933年,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根据中国近代史就世界近代现代史》等整理

表格为20世纪部分时期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子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论题:20世纪早期.中西方都出现了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趋势。 阐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垄断组织的发展,社会矛盾加剧,为了缓解危机,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二部《反托拉斯法》,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面对经济危机,1933?年上台的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为了巩固统治,中国南京国民政府也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如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统一发行“法币”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但也加快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总之,进入20世纪后,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共同趋势,深刻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经济走向。 其他参考论题: (1)20世纪早期,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席卷中外的世界潮流。 (2)20世纪早期,中西方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平等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3)20世纪早期,科技发展迅速,深刻改造了中西方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4)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国力增长迅速,对中国政局和世界格局都造成了巨大影响。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可以提取多个论题。如根据材料中的“1935年底,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和“1933年,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可以提取论题“20世纪早期中西方都出现了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趋势”;根据材料中的“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和“1931年,英国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承认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的独立地位”,可以提取论题“20世纪早期,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席卷中外的世界潮流”。以此类推,还可以提取出“20世纪早期,中西方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平等人权观念深入人心”“20世纪早期,科技发展迅速,深刻改造了中西方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和“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国力增长迅速,对中国政局和世界格局都造成了巨大影响”等论题。选定某一论题后,联系所学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做到论题明确,论从史出,逻辑清晰,中外关联,论证充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不平等条约产生的那一刻起,清政府便开始了反抗斗争,但收效甚微。

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并宣布在此之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有条约以及国际协议无效。

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坚持斗争,加上美英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企图,日本同中国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由此,山东问题终得以解决。

苏俄政府因外交孤立,意欲拉拢中国,从1919年7月起,先后三次发表对华宣言。1924年在平等条件下中苏两国重订了新约,恢复了一定的平等权益。

20年代中后期的北伐和国民革命的民族主义高涨,中国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等租界,和主要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签订了关税新约,收回了关税自主权。不久,南京政府便首次自主地修订颁布了《海关进口新税则》。

大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等

材料二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分为四个时期:

一、酝酿期:明治政府向列强表达修约意愿,并派使团赴欧考察和修约,但遭到拒绝。

二、胶着期:19世纪70年代寺岛外务卿把修约重点放在修改关税上,因列强反对,进展缓慢。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并推行欧化政策和媚外外变,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

三、基本完成期: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5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三国的同意。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四、最终完成期: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规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

——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修约特点有何异同?分析废除不平等条约给两国带来的意义。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迹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 并未给世界经济带来福音

B. 加快了全球资本流动

C. 加速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

D. 并未使全球经济平衡发展

 

查看答案

在欧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导致欧洲初步踏入工业社会

B. 价格低廉的餐馆在城市越来越多

C. 政府经常为工人的游行示威问题烦恼

D. 产生了某些“巨无霸”的企业

 

查看答案

学者亨廷顿认为:美国是个将都铎式(地方政府权重,依赖民兵,行政与立法和司法职能的混合,国王和议会的互相制衡等)的政治制度和大众参与融于一个政治制度之中的国家;而在欧洲,权威的合理化和机构的分离却明显的先于政治参与的扩大。该学者意作表明

A. 美国现代政治制度深受英国的影响

B. 欧美的政治制度是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C. 美国的政治制度优于欧洲国家

D. 现代欧洲国家政体更能体现民权

 

查看答案

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可以用来说明

A. 教皇和教会失去了作用

B. 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

C. 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

D. 无论天主教、新教,信徒地位没有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