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C 【解析】“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主张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因此选D。材料中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信息,排除A;BC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符。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对以上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矛头直指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

B. 否定帝权,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

C. 猛烈批判君主制度,有利于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

D. 虽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据此推测此思想家是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程颢

D. 王守仁

 

查看答案

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论文,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下列人物中,最有可熊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是

A. 韩非    B. 陆九渊    C. 朱熹    D. 王守仁

 

查看答案

董仲舒认为“礼”的主要原则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据此可知董仲舒

A. 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有相异之处

B. 认为礼是学习的最高目标

C. 认为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

D. 使儒家思想形成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

 

查看答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上述中国古代著名诗句反映了崇尚自然的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