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19日,美国迎来黑色星期一,股市遭到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打击,危机迫使里根政府在其第二个任期内(1984—1989年)调整经济政策,转而用增加税收、扩大政府开支等手段来缓解危机。这意味着
A. 反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受到重视
B. 里根政府开始实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结构性财政政策
C. 实际上又重拾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增长、改善就业的主张
D. 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的“混合经济”政策出台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 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C. 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
D. 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从事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上述材料说明
A. 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
B. 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加大
C. 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
D.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变更社会制度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植
C.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实施 D.各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1991年后的十年,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增长,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政府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B. 美国政府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
C. 美国政府减少政府干预,削减政府开支
D.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