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1892-1910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的数量变化情况,该图说明了 A...

下图是1892-1910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的数量变化情况,该图说明了

A. 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减弱

B. 洋务运动得到了深入发展

C. 实业救国的理想初步实现

D. 中国近代化阻力有所减弱

 

D 【解析】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的数量在增加,这在客观上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阻力是在减弱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892-1910年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洋务运动基本破产,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实业救国的理想并未实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江苏川沙的女工本来纺织土布,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很多女工迁至上海,进洋纱厂、洋布局做工。这说明(  )

A. 在外商企业刺激下民族工业兴起    B. 妇女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

C. 自然经济受外国经济侵略而消失    D. 近代工业发展促进人口的流动

 

查看答案

南京国民政府在1930年底同意裁除厘金,1933年和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1935年资源委员会实施重工业五年计划,1933—1937年先后设立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等。这些措施

A. 得益于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 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

C. 实现了民族工业的稳定发展

D. 具有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征

 

查看答案

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这一做法是为了

A. 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

B. 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 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

D. 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

 

查看答案

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

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

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

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A.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无关

B. “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

C. 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

D. 古代明清商业发展因其闭锁状态被西欧打破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