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9世纪中期以后,英、法、美等国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将本国度量衡与中国度量衡按比例折算。1928年,南京政府拟定《度量衡法》,规定海关与内地一律采用国际通用标准。这一变化折射出中国
A. 贸易走向规范化和国际化
B. 一直采用国际统一度量衡
C. 迈出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D. 在世界市场处于附属地位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北平分行金库主任崔中石拿10万美元贿赂党通局官员时说:“为了稳妥,昨晚在南京花旗银行现提的,也就10万,按今天的比价,一元兑换法币(国民政府官方货币)1200万。”当时中美货币兑换比例非常悬殊。下列与这一剧情相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A. 帝国主义滥发货币极大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刺激出口实行货币贬值
C. 法币严重通胀促使国民党政权迅速走向崩溃
D. 中美缔结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造成了美元升值
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说:“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材料中的“设局”指的是创办
A. 安庆内军械所
B. 上海轮船招商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天津机器制造局
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而到1912年时,达到20749家。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企业,只有750家企业雇工超过100人。这表明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B. 民族企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总体顺利
D. 清政府严格限制企业的规模
下图是1892-1910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的数量变化情况,该图说明了
A. 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减弱
B. 洋务运动得到了深入发展
C. 实业救国的理想初步实现
D. 中国近代化阻力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