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阅读下列材料: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建国初,人民政府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平均分配土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不久,多数农民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图景,生产积极性下降。1952年对山西49个村的调查,有1078亩土地被卖出;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农村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祁县的调查,在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有20户。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讲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在稳定的社会条件下,自耕农自身发展有哪些新问题?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这一政策为何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1)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 (2)满足温饱状态,生产积极性下降;出卖土地、出租土地;放高利贷。 (3)安徽和四川。因为包产到户政策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实行的(没有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原因: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等字眼体现了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的弊端等。 (2)自耕农自身发展的问题也要按材料分别概括,例如,多数农民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图景,生产积极性下降、出租土地、放高利贷者非常多等要点在材料中是可以直接找到的。 (3)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安徽和四川,因为这两个省是中国最早改革的地方。“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要从包产到户政策并未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未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新闻网《2013年中国式婚姻状况调查白皮书》:“见面礼”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衣服、布料等物,80年代后期“见面礼”为手表,90年代变为首饰、戒指、项链等。……有86%的人认为结婚准备房子是应该的,……8%的人同意接受与外国人结婚。材料反映了

A. 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

B. 对中国传统婚姻的彻底摒弃

C. 女性社会地位太大提高

D. 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

十九世纪的中国,凡西方的东西,照例会被先反对一阵,但是电影却是例外。《定军山》一炮打响后,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长坂坡》等其他影片也大获成功,看电影的人“有万人空巷来观之势”。下列对该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A. 民国政府鼓励电影产业发展

B. 西方影片具有极大的民众市场

C. 国产电影借助传统艺术得以发展

D. 京剧艺术依赖电影技术传播

 

查看答案

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消失的旧时光1943,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选项中,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 恋爱青年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

B. 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影院播放的电影

C.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并把新房装潢成欧美风格

D.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坐有轨电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京可以乘地铁。

 

查看答案

电影《我的1919》生动再现了这一年中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为维护国家的主权而据理力争的外交智慧和风采。在这部电影中你最有可能看到

A. 某人通过电话托他在俄的好友买到了一瓶伏特加

B. 德国、奥匈帝国等战败国和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C. 很多国家的外交代表常出入电影院或参加鸡尾酒会

D. 北京高校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得知中国外交失败时义愤填膺

 

查看答案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阳历为国历,1927年,国民政府通令:“嗣后无论公私事项,一律遵用国历”,然而之后社会使用旧历(农历)仍占主流。1936年,国民政府通告旧有的农家节气,应时节令等,均移于国历,其不可移者,则仍其旧,藉为推行国历之助”。这表明

A. 保守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B. 政府向落后社会生活方式让步

C. 政府意识到习俗变迁应因势利导

D. 城乡之间习俗变迁的速度差异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