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董仲舒将日食等自然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作为联系起来,君主也常以罪己方式来应对灾异。到了清代,出现日食时则要求官员到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否则被皇帝训斥。这反映出
A. “天人感应”的意图被曲解
B. 皇帝推卸政治责任
C. “敬天”传统受统治者重视
D.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
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
A.以刑辅德 B.思想统一 C.三纲五常 D.君权神授
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B. 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C. 士人官僚的“规谏” D. 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 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D.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次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到汉武帝时又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这说明西汉时期
A. 儒家思想逐渐上升为统治思想
B. 儒学家开始干预司法审判
C. 统治者特别重视礼乐文明建设
D. 统治者以复古为政治追求
有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