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
B. 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受民众欢迎
C. 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
D. 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
仔细研读下表,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直接造成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印花布与棉纱的税率
类别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印花布 | 匹 | 14.25% | 4.98% |
棉纱 | 担 | 6.94% | 4.86% |
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B. 中国经济命脉为列强所控制
C. 传统耕织结构开始解体
D.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 )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元末明初时,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叙:元末至正年间,杭州“有饶于财者”,家有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织工劳动“每夜至二鼓”,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值”的工资。由此可见
A. 丝织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B. 自然经济从元开始解体
C. 私营已超过官营手工业
D. 元代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史载:“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这段史料记载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
A. 农村出现经商热潮
B. 农村萧条土地荒芜
C. 国家推行重商政策
D. 战乱人口大量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