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材料三反映了该人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有人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票的时代”,如粮票、布票、糖票、油票、煤票等。当今社会是“卡的时代”,如超市卡、银联卡、贵宾卡等。票与卡见证了我国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 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 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喻指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喻指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喻指
A. 深圳
B. 宁波
C. 海南
D. 浦东
有学者认为,19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处的“借鉴”主要是指
A. 逐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B. 极大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C. 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形势 D. 适当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
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了建国以来
A. 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
B. 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
C.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连续三年国民经济的部分状况。据此推断这三年是
| 工业总产值 | 比上年 | 国家财政总收入 | 比上年 |
第一年 | 2534亿元 | +17.3% | 558.7亿元 | +24.4% |
第二年 | 2104.5亿元 | -17% | 419.4亿元 | -25% |
第三年 | 2012.3亿元 | -4.2% | 361.3亿元 | -13.9% |
A. 1949—1951年
B. 1957—1959年
C. 1966—1968年
D. 1978—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