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家》一书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家》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你认为3世纪至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明清(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 (2)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3)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共同努力;吸收外来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家的献身科学的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结合材料一“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材料二“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可以直接得出中西方科技发展的不同趋势。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材料“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对提取材料进行概括。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民族政策等方面来概括得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明代中期以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的原因和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快速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滇南本草》(成书于1436年)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药著作。《滇南本草》的一个版本中有“玉米须”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之前就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A. 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

B. 《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

C. 《滇南本草》书中参考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

D. 《滇南本草》不应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

 

查看答案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 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 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 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 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改革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进行并经皇帝下令推广的;张骞、班超等开辟丝绸之路是朝廷组织的;郑和远洋航行完全是由国家组织的。上述举措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是

A. 四通八达的交通

B. 科学家求真务实

C. 自然经济的发展

D. 封建王朝的支持

 

查看答案

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

A. 《史记》    B. 《汉书》

C. 《唐书》    D. 《清史稿》

 

查看答案

《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中国封建士大夫的这种态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士大夫承认西学的先进地

B.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已开始

D.西学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