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材料三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移风易俗,心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网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主迁都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北魏迁都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的两场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

 

(1)思想:重农抑商。 影响:成为中国封建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的繁荣,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措施:均田制。 原因:百姓贫困,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3)原因:要与汉族“同文轨”,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要把都城设在“文治”即先进的地方;要有利于“移风易俗”即改革;黄河流域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 (4)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 (5)共同影响:都增强了国力,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1)思想:根据“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得出重农抑商。 影响: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成为中国封建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的繁荣,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措施:根据“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得出均田制。 原因:根据“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得出:百姓贫困,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3)原因:根据“文轨未一”得出要与汉族“同文轨”,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根据“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要把都城设在“文治”即先进的地方;根据“移风易俗”得出要有利于“移风易俗”;根据“崤函帝宅,河洛网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得出黄河流域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 (4)目的:根据所学,北魏迁都,是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 (5)共同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增强了国力,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

材料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查看答案

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明和积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是一个民族应当具备的博大胸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一般通史的写法偏重于政治史,但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因为文明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文明的各种要素的发展不平衡,在综合考察的同时还必须有重点,重点就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标志性文明成果。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秦汉士人面对政治权势时,往往流露出程度不同的怯懦和奴性。这实在是政治大格局使然。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就此而贬低秦汉思想的境界与价值。思想家在时代所提供的有限舞台上,依然演出了精彩纷呈的节目,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

——孙家洲《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时期的标志性文明成果。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以董仲舒为例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 增加赋税收入

C.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 保护小农经济

 

查看答案

下表乃根据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整理而成,此表反映的现象是

姓名

官职

出身

萧何

相国

县吏

陈平

丞相

游士

周勃

太尉

吹鼓手

樊哙

左丞相

狗屠

灌婴

太尉

布贩

 

 

A. 西周:“封建亲戚”

B. 秦朝:“独尊儒术”

C. 西汉:“布衣将相”

D. 隋唐:“金榜题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