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 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B.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C.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 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
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合时宜”的是
A.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B.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 实现革命阶级联合 D. 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就中国问题专门作出决议。这说明共产国际
A. 视国共关系为中国头等要事 B. 意图干预中国革命道路
C. 直接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D. 旨在实现国共和平共处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
A. 发昌机器厂——农工商总局——《新靑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B. 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周——《新学伪经考》——同盟会成立
C. 刘立川起义——总理衙门——(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 ——第一届人大召开
“中共一大是在当局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会场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以致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文中的“当局”是
A. 晚清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南京临时政府
D. 国民政府
中共一大提出坚决断绝同资产阶级及其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而中共三大则认为:当前只有国民党才能将国民革命的势力统一集中起来。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
A. 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
B. 试图摆脱共产国际的领导
C. 放弃了中共一大的纲领
D. 缺乏统一连贯的革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