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时期,反对者一直存在。有人称他的方案“本质上就是共产主义”,可以叫做“斯大林•迪兰诺•罗斯福”这个“合成人物”构思出来的“杂种”。还有人称他为“法西斯主义者”。这些反对的声音反映出当时
A. 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B. 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
C. 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D. 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近代以来,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女子也逐渐能继承遗产。这说明
A. “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B. 女权运动推动时代变革
C. “西学东渐”改变婚恋观念
D. 社会变革促进观念转变
1985年1月,国家决定把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又决定扩大该开放区的范围。国家作出该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A. 建设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B. 配合浦东开发的进程,发挥其龙头、辐射作用
C.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树立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D.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并带动内地开发
宣传画是党和国家宣传其方针政策的重要路径。下图所示宣传画反映出
①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
②严重泛滥的“左”倾错误
③国人超英赶美的迫切愿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哄而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下表为1871~1910年间中国棉布和棉纱的进口量。从材料可知
年代 | 棉纱(1000担) | 价值(海关两1000) | 棉布(1000匹) | 价值(海关两1000) |
1870 | 70 | 1877 | 14439 | 24877 |
1880 | 152 | 3648 | 13561 | 19735 |
1890 | 1081 | 19392 | 16561 | 25629 |
1900 | 1488 | 30187 | 15964 | 45419 |
1910 | 2282 | 62831 | 17013 | 67852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
B. 棉布进口量的相对稳定反映了中国贸易地位的改善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二者进口量折射出近代民族织布业发展变化的特征
分析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A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