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首都...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设立学部,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改变统治机构,“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公司律》《破产律》《集会结社律》等等先后出台,中国法律现代化由此起步。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

(2)指出清末的“新政”与洋务运动的影响上相似之处。

 

(1)措施:废除科举;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整顿吏治,学习西方法律制度等。 (2)相似:推动近代化进程;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西学的传播;没有触动清廷的政体;仍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没有成功挽救清王朝命运。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要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教育方面、军事方面等分类别进行归纳,例如,经济方面要突出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等。 (2)清末的“新政”与洋务运动的影响上相似之处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例如,二者均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二者均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属于相似的积极影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美国在参战前的1940年,联邦政府的科研拨款仅为7400万美元,1952年达18,2亿美元,1965年升至130.1亿美元。国家对科研的拨款占全美科研费用的三分之二。……除科研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保障开支在战后年代也大为增加,各种保险、保健形式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60年代一般为15%,70年代已接近20%.……日本在1948——1949年两次制订了“经济复兴五年计划试行方案”,1951年又编制“自立经济的三年计划”。法国从1947年“莫内计划”起,已编制过7个中期经济计划

——摘自王斯德、钱洪主编的《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摘自肖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俄调整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经济发展中美国政府政策的主要变化。

(3)依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发生的主要变化?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列举中共在经济体制上摆脱“路径障碍”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据元史记载,元代开始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和调动军队。

材料三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1)据材料一,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员的意见?联系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意义有哪些?

(2)材料三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朱棣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结合三则材料,简述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

的频度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革命”出现的频度

0.78%

2.45%

25.14%

 

 

A. 十月革命的影响    B. 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 国民大革命推动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由“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的机构管理的“吐蕃之境”位于

A.

B.

C.

D.

 

查看答案

文化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下列时代风貌与文化艺术特色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A.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B. 隋唐时期盛世气象——杜甫诗歌体现忧国思家情

C. 宋代社会生活丰富——反映市民生活的话本流行

D. 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小说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