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理学定型的关键人物,朱熹论“理”,一则明其绝对永恒,在气之先,二则明其运动不息而无处不存。针对佛教“空虚”之说,特别强调“理是实理”,“万理皆实”。据此,下列关于“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
B. 求理方法是格物致知,以求贯通
C. 重在对客观规律的探索
D. 求理途径是发明本心,以求彻悟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仅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约占总数的57%。它表明中国古代自汉以来
A.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 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D. 追谥准则渐趋完善
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了一幅绘制于明中后期的缣帛《丝路山水地图》。原为内府使用的青绿山水手卷,包含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共画出了211个地理坐标,许多丝路上的重要城市都有清晰的标注。它反映了
A. 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高超
B. 当时中国世界地理知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 我国古代绘画技法的成熟
D. 当时中国与西方贸易交流空前繁荣与活跃
隋唐立法工作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例律首列“十恶”为常赦所不赦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皆在严禁之列。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
B. 与孔子“仁爱”思想背道而驰
C. 是理学思想的法律体现
D. 以维护君主专制为唯一的目的
《韩非子•显学》云:“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求贤于他国的情况也相当常见,特别是秦国,尤以善于使用外来的客卿著称。以上现象反映了
A. 封建制下等级观念破坏殆尽
B. 任人为贤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普遍现象
C. 封建官僚政治制度自此确立
D. 抑制旧贵族势力成为这一时期中心任务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柳宗元(公元773年一公元819年),杰出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还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元和五年
柳宗元在愚溪东南畔构筑居所,自号愚堂。新居位于西山脚下,背依苍翠山峦,前有潺潺流水,溪上还有钻姆潭、小丘、小石潭诸景。柳宗元加高潭岸平台,延长旁边栏杆,疏导高处泉水落入潭中,发出悦耳之声,成为中秋之夜赏月时的美好景致。……元和十年
柳宗元奉诏离开永州,奔赴柳州任刺史,柳宗元不仅在自己居住的庭院植树种花,还在柳州城西北隅“手种黄甘二百株”;带领柳州人民整修街道,在柳江河畔广种柳树,不仅防止了水患,还绿化了沿江堤岸,利于人民生产生活,休息观瞻。
——摘编自张绪伯《柳宗元园林文化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园林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绘合所学知识评价柳宗元园林活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