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泰罗,1856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早年学习勤奋,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后因故辍学。当时美国经济发展很快,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传统的以经验、习惯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型企业的管理需要。
1878年,泰罗到费城钢铁厂当一名普通工人,他边实践边研究,总结并提炼出以工时制、计件工资制和任务管理制为核心的“泰罗制”。在实行泰罗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泰罗的科学管理系统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20世纪初,美国掀起了科学管理运动,1906年泰罗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专门以宣传科学管理为职业,被后世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在泰罗制被广泛推广的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构成了美国中产阶级新中坚力量。
——摘编自“百度百科”相关资料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泰罗制出现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泰罗的科学管理成就进行简要评价。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初与蒙古抗衡,西北是一条重要战线。在今甘肃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东部设立了—系列羁縻卫、所。……明朝前期,以哈密为经营西域的主要据点,封当地蒙古贵族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又派汉人充任忠顺王府长史,纪善等官,协同理事。……永乐、宣德时期,哈密及其以西地区与明朝建立比较固定的朝贡贸易联系。
西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斯藏。明初,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明成相即位后,相继派宦官显侯等多人持节入藏,与各地方、各教派的领袖人物广泛接触,封授了一批首领,最高着为王和法王。……明朝还与以藏族为主体的“西番”诸部建立起茶马贸易关系,设立茶马司进行管理。永乐时,开通了自雅州(今雅安)至乌斯藏的驿路,更为汉藏的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
一一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搬括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注释)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注:左上图包含这一时期中国自建和外国修建铁路;②右上图包含货、客运专线和高铁等所有铁路;③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不在大陆中长期铁路规划之内。
比较上面两张图片,提取两项有关1949年以前和2008年中国铁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建立了一套非常详尽的人口信息登记制度和户籍制度。日本实行典型的“户籍随人走”的制度,人口流动虽然自由,但户籍制度很严格,任何人无论走到哪里,其行踪都在政府控制之下。这种制度便于人口流动,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自己的合法身份,都可以落地生根。注重居民身份管理不仅保证了日本人口流动的有序进行,而且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意识,使他们在享受当地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也注意遵守当地的行政措施和法令。
——摘编自朱冬梅《发达国家人口管理办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政府在公社一级建立财政和农业银行机构,以全额提取农业剩余,农业成为重工业所需资本的积累来源。在此背景下,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七项人口登记制度。该制度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也限制城市之间人口流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经济模式”逐步形成。城乡之间建立起一种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上的全方位不平等,由此也衍生了长期二元社会结构下城市户口的“一等公民”与农业户口的“二等公民”的社会地位。
——摘编自李平《中国户籍制度变迁50年》
材料三
1984年,《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颁布,户籍严控制度开始松动。1997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出台。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逐步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需求,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资料来源自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文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日两国户籍制度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形成的背景。
(2)对比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1948年苏联提出莫洛托夫计划,与东欧各国缔结一系列双边经济协定;1949年在此基础上组建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阿尔巴尼亚、蒙古、越南、古巴也陆续加入。上述历史事件
A. 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 体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向
C. 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加剧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
1931年美国有四分之三的学校管理委员会拒绝聘请已婚妇女当教师,美国劳工联合会敦促雇主不要雇佣其丈夫仍在工作的妇女,一些媒体舆论也赞同这一做法。当时美国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对已婚妇女的严重歧视
B. 社会对家庭观念的重视
C. 萧条时期就业竞争激烈
D. 政府的福利政策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