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8年,梁启超赴欧洲游历。1920年,游历归国的梁启超出版了名著《欧游心影录...

1918年,梁启超赴欧洲游历。1920年,游历归国的梁启超出版了名著《欧游心影录》,并提出了中西文化“化合”说,对当时中国文化界震动极大。节选如下:

“……从前欧洲人民,呻吟于专制干涉之下。于是有一群学者,提倡自由放任主义,说道政府除保持治安外不要多管闲事,听各个人自由发展,社会自然向上。……然而社会上的祸根,就从兹而起。现在贫富阶级的大鸿沟,一方面固由机器发明,生产力集中变化,一方面也因为生计上自由主义,成了金科玉律。……到十九世纪中叶,更发生两种极有力的学说来推波助澜,一个就是生物进化论,一个就是自己本位的个人主义。……所以就私人方面论,崇拜势力,崇拜黄金,成了天经地义。就国家方面论,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变了最时髦的政治方针。这回全世界国际大战争,其起原实由于此。将来各国内阶级大战争,其起原也实由于此。

……“当时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渴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便指日出现。如今功总算成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到幸福,反带来许多灾难……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救济精神饥荒的方法,我认为东方的——中国与印度——比较好,东方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点。”……“一个国民,最要紧的是把本国文化发挥光大。……“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的文明。”……

问题:

(1)材料中“全世界国际大战争”和“各国内阶级大战争”各指什么?

(2)你如何看待梁启超提出的中西文化“化合”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 本题采用观点、论证、组织、逻辑的阅卷方式。 观点提炼;最高层次:能够辩证综合分析 如,梁启超的中西文化化合说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重建文化自信的映射。 化合说反映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作了纵向观察和横向比较后做出的理性思考。 化合说折射了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理解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它是解决社会转型时期中西文化冲突的一条路径。 化合说是对中西文化的调和。 化合说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文明有不同的看法。 内容层次:(中西对比) 从物质与精神的层面; 从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 科技发展竞争与国际关系和谐。 叙述层面:合乎逻辑,史论结合、表达流畅 【解析】(1)从材料“1918年,梁启超赴欧洲游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材料中“全世界国际大战争”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内阶级大战争”是指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 (2)从材料“东方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点”中分析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观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两个甲子之前的戊戌变法,既是晚清系统改革的一次尝试,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至今仍有不少课题值得研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随后的问题。

材料一

(1)请对材料一中图片的史料价值加以判断。(填入符号,

①对于研究戊戌变法措施的影响,较有价值的史料是:___________

②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较有价值的史料是:_____________

③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的结局,较为全面的史料是:_____________

材料二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三“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儿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里逊的信(1898年11月25日)

材料四在戊戌期间,康广仁曾批评其兄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动太大。”

——李书源、管书合《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2)材料二、三、四都在解释什么问题?

(3)你认为120年前的戊戌变法有何价值?

 

查看答案

(1)将与上图中对应国家代号(字母)填入相应位置。

 

题号

国家

言论

 

(1)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2)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3)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4)

 

“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人的表决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能依靠铁和血。”

 

(5)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2)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五国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周代以后,历朝统治者为了有效控制辽阔的疆域,不断推出强化对地方控制的举措,体现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国家理念。

(1)完善制度以加强对地方控制是一种方式。按照示例填写表中的制度名称。

 

朝代

举措

示例

西汉

中央官员巡视监察地方

推行①______________

隋唐

改革选官制度

推行科举制以抑制地方门阀

元朝

重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地方行政创置②_____________

清朝

中央监督宗教首领的产生程序

在西藏实行③____________

 

 

(2)在加强政治控制的同时,统治者也重视对臣民的思想控制,如:

(A)大兴文字狱(B)倡导理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焚书坑儒

将相应字母符号填入下列表格中。

 

皇帝

思想控制的方式

秦始皇

 

(1)

汉武帝

 

(2)

宋宁宗

 

(3)

乾隆帝

 

(4)

 

 

 

查看答案

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瓦解的历史事件是

A. 东欧剧变

B. 德国统一

C. 柏林危机

D. 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某摄制组拟拍摄记录片《邓小平与上海》,最适合选用的内容是

A. 租界市政

B. 淞沪抗战

C. 上海解放

D. 浦东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