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能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实现他晚年最伟大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护法运动失败的教训 B. 受新文化运动熏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 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D. 具有坚定的民主革命立场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有人说:“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是对西方启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指的是( )
A. 反对君主立宪制度 B. 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C. 主张国民一律平等 D. 实行五权分立制度
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以下观点中最能体现孙中山“均富”理念的是( )
A. 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的特征是
A. 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任务 B. 以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
C. 以走资本主义道路为目标 D. 以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
孙中山在1925年3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是( )
A.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C.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D.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