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时期 代表人物 拥有的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时期

代表人物

拥有的权力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不是合法的宰相,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为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概述秦朝以后各朝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历程中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这两对矛盾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1)自秦朝开始设立的丞相一职在明朝被废除;明朝以后相当于丞相的地位、权力降低。主要原因相权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 (2)西汉设“中朝”,限制三公权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宋代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明朝废丞相,设六部;清朝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听命于皇帝。 (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是明代废除丞相以前,材料二是明代废除丞相以后,所以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丞相的废除。而丞相的废除的原因则是由于加强皇权的需要才废除的。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是指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所以秦朝以后各朝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西汉的内外朝制度、唐朝的三省制度、宋朝的三司制度以及明朝的废除丞相制度等。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历程中两对 基本矛盾是指皇帝和宰相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演变趋势是指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削弱地方的权力。这一问是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一问和材料的关系不大,主要是按照教材的基本知识点进行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制度    B. 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 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制约

 

查看答案

英国首相布朗在任时,曾曝出国会下议院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的丑闻,造成当时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处境艰难,反对党和部分工党下院议员发出要求布朗下台的信号。如果下议院通过了对布朗内阁的不信任案,可能导致

A.内阁可以不予理睬

B.国王出面进行仲裁

C.布朗辞职内阁留任

D.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责任内阁制     B.民主共和政体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查看答案

通过1832年的英国会议改革而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地位的是

A. 金融资产阶级

B. 大商人

C. 新贵族

D. 工业资产阶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英国首相的产生表述正确的是

A. 国王任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B. 国王直接任命亲信大臣为首相

C. 国王任命上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D.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不需国王任命就可为首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