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世界文明史》

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有何意义?依据材料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3)据材料三,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 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或财政权)。 (3)A、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B、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答出其中的任一句即给 C、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解析】(1)从材料一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主要叙述了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史实,其中涉及到荷兰执政威廉以及詹姆士二世。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使得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2)从材料二中一直强调维护议会的权力来看,这是一部现代意义的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令是《权利法案》。这部法律的意义主要在于对王权进行了限制,加强了议会的权力。 (3)结合材料的叙述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君主制和民主制的相互妥协。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时期

代表人物

拥有的权力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不是合法的宰相,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为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概述秦朝以后各朝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历程中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这两对矛盾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制度    B. 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 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制约

 

查看答案

英国首相布朗在任时,曾曝出国会下议院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的丑闻,造成当时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处境艰难,反对党和部分工党下院议员发出要求布朗下台的信号。如果下议院通过了对布朗内阁的不信任案,可能导致

A.内阁可以不予理睬

B.国王出面进行仲裁

C.布朗辞职内阁留任

D.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责任内阁制     B.民主共和政体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查看答案

通过1832年的英国会议改革而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地位的是

A. 金融资产阶级

B. 大商人

C. 新贵族

D. 工业资产阶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