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最早塑造出文学中的“世纪病”形象,其特征是孤独、忧郁,悲观、失...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最早塑造出文学中的“世纪病”形象,其特征是孤独、忧郁,悲观、失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有评论称“这是所有不满于平庸、有思想、有才智的人在资产阶级新世界中的共同感觉。”材料表明“世纪病”

A. 根植于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

B. 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

C. 具有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点

D. 表达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 【解析】“孤独、忧郁,悲观、失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说明是浪漫主义,该思潮主要表达对理性王国的失望,D正确;A和C属于现代主义;B不符合材料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1375-1825年之间的世界主要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

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

B. 亚洲地区经济停滞不前逐渐走向了没落

C. 从16世纪开始西方消费水平已高于东方

D. 工资上涨会引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

 

查看答案

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A. 政党被议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 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 改革目的是保证政府施政的连续性

D. 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查看答案

古希腊悲刷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这表明

A. 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

B. 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安排

C. 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

D. 戏剧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

 

查看答案

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包工、包产、包费用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要求生产队在生产管理中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的生产责任制机制,以期建立严格的田间管理制度。这一做法意在:

A. 局部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B. 农村包产到户初见端倪

C. 解决市场物资缺乏问题

D. 推动了人民公社化建设

 

查看答案

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这说明

A. 西方记者秉持中国利益至上全程报导

B.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起西方重视

C. 国际时局变化影响西方媒体关注程度

D. 国民政府进行的抗日动员受西方肯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