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剌史)以六条问亊,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

“(剌史)以六条问亊,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可见刺史的设置

A. 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

B. 不干涉郡国正常的行政权

C.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D. 严重威胁到了皇权

 

B 【解析】“六条”内容没有涉及政府行政,无法看出刺史对郡国正常的行政权的干涉,故B项正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从而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故A项错误;刺史的职责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并不是制衡宰相的,故C项错误;刺史的设置有利于加强皇权,与题意相反,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联邦法令废止权在美国历史上又被称为“98年原则”。1798年,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议会分别通过决议案,宣布亚当斯政府制定的《外侨与煽动叛乱法》违宪,在两州范围内无效,且缺乏强制力。此后,直到内战之前,南北各州在自己的权力受到联邦侵害时,均援引“98年原则”予以抵制。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 《1787年宪法》存在严重弊端    B. 州权的扩张导致联邦分崩离析

C. 议会制是美国政治的重要基石    D. 各州有权捍卫其宪法保留权利

 

查看答案

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材料表明明朝实行这一科举取士办法的目的是

A. 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

B. 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

C. 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

D. 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

 

查看答案

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 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B. 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 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D. 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由此可知

A. 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原因

B. 冷战的实质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竞争

C. 冷战下的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

D. 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学习卡片,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1)A处:________________B处: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卡片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崛起的新兴力量有哪些?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