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这些改动的前提是
A.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观察下面的1934年10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况反映了江西
A. 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B. 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 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
D. 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下图是京师同文馆内学习外语的师生。图中教师是洋人,西装革履;学生拖着辫子,学的是英语。这表明
A. 外国列强开始操纵中国的教育
B. 中国社会的习俗渐趋文明开化
C. 近代教育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
D. 洋务教育专注于培养翻译人才
《清史十五讲》中写道:“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他的一生似乎与‘门’有缘……当然其中最核心的是国门——大清门……守门的道光帝恪遵古训,兢兢守成,铸成其一生的悲剧,同时亦为时代之悲剧。”造成道光帝“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A. 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达到最高峰
B. “闭关锁国”政策使清王朝落后于时代潮流
C.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动摇了统治根基
D. 黄宗羲等思想家的进步思想的冲击
阅读下图的三体书法作品,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反映了中国字体演变的完整趋势
B. 体现出隶、楷、草三体书法艺术
C. 说明中国汉字开始形成完整体系
D. 展示了汉字书写的多样化与美感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战国末期韩非子主张的以法治国与当今中国提倡的“依法治国”的本质区别是
A. 更能体现法律的公正和严肃性
B. 是“百家争鸣”的产物
C. 严刑峻法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D. 加强君主权威,迎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