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在材料中

A. 强调德国反封建斗争的重要成果

B. 体现了宪法坚持自由平等的原则

C. 反对德国工人阶级实行暴力革命

D. 指出代议制民主政治的重要作用

 

D 【解析】根据“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可知,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所建立的代议制国家机构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故D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涉及行君主专制之实,排除B;C符合材料,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虽然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但两次改革由于自身的本质区别而产生了诸多方面的根本差异。下列判断符合二者的是

A. 变革理念源于人文主义

B. 奠定了本国的政治基础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根本地变革了生产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领导人在竭力实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废除了幕藩体制,撤销了原来的阶级制度,依靠征兵制设置了军队以取代过去的武士阶级,建立了近代经济机构的基础,这都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而创建了近代政治体制。

——赖肖尔《近代日本新观》

材料二从中古东方型的社会,转入现代西方型的社会。……其工程之浩巨,可想而知。但是那光绪也要把这百年难变之“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其必然失败。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也不是个办法。不幸这位年轻皇帝,显然感到国亡无日,所以迫不及待。但是他的军师谋臣,应该有见及此。不幸康某木讷执拗,识见不足;而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革故鼎新的措施?并分析有何效果?

(2)同为近代化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据材料二概括其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从“思想与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思想与社会进步

 

托古改制

经世致用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

变法图存

三民主义

实业救国

民主与科学

尊孔复古

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宋乃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材料二西方的文化也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说“信仰即可得救”;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精神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一个画家曾为法国鲁昂大教堂绘制了三十余幅画作,其中有《鲁昂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鲁昂大教堂,傍晚时分》等。他曾给妻子的信中写到,面对同一个景物每天都会有一些头天末曾见到的新发现,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根据这种创作风格,该画家应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立体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