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 )。
A. 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B. 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C.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
下图是50英镑纸币(2011版),英国人把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同时印在纸币背面。博尔顿不仅为瓦特改良蒸汽机提供了经济保障,而且将蒸汽机推向市场,使其获得广泛应用。这表明英国人认为
A. 发明创造受益于专利制度
B. 技术创新和推广同样重要
C. 工业革命是近代历史起点
D. 技术革新需要经济保障
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400年 | 1600年 | 1800年 |
印度 | 74 | 145 | 180 |
欧洲 | 52 | 89 | 146 |
非洲撒哈拉以南 | 60 | 104 | 92 |
拉丁美洲 | 36 | 10 | 19 |
A. 1400—1600年拉美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B. 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C. 16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 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B.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C.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D.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 主要靠对外掠夺
B. 主要靠文艺复兴
C. 主要靠古罗马的法制
D. 主要靠其内在的发展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B. 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C.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D. 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