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月,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使学校教育与教会彻底分离,教育面向大众,学校完全世俗化。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指导办教育。1931年,全国高校已经达到579所。1938年,苏联基本完成了扫盲任务。由此可知苏联教育
A. 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干扰
B.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C. 为美苏争霸奠定了基础
D. 为反法西斯战争储备了人才
十八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800根大头针。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A. 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 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
C. 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 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共和国时期的罗马设立了祭祀团,他们司掌的制度中包括有关宣战的规则、和平条约的缔结等。对敌方作出的誓言往往是必须遵守的,个人无权通过伪誓违反与公开和确定的敌军达成的条件和约定。此项规定
A. 与任何敌军作战都适用
B. 维护罗马人对神的尊重
C. 将诚信视为神圣的原则
D. 体现罗马人的爱国主义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力量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我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于社会力量的能力。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该观点认为
A.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资本力量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
C. 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影响政治和经济
D. 三力平衡政治引领是中国崛起的保障
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救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该文章的主旨是
A. 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
B. 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C. 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
D. 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
清朝入关后,要求汉族男子改穿满族服装,允许汉族女子保留传统服装。辛亥革命后,北方汉族妇女也开始穿旗袍,其样式不断翻新。但是,1933年5月《女子月刊》上发表了“乡下老太婆”的文章,其中写到,过去满人灭明,尚能“男降女不降,而现在糟透了,女子也降满人了”。材料表明
A. 东北的寒冷及游牧生活产生了旗袍
B. 社会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存在冲突
C. 辛亥革命使女性主体意识最终确立
D.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服装有复古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