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最终康熙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该现象在实质上
A.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B. 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
C.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D. 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哥伦布是《马可·波罗游记》的痴迷者。他不仅相信地球是圆的,而且深信马可·波罗描述的金山(中国杭州)在地球的另一端,哥伦布认为,从加那利群岛出发向西航行约4500公里即可到达日本(实际的直线距离近2万公里)
1492年4月17日,西班牙国王的代表与哥伦布签订协议,4月30日国王发布授衔令。两个文件的基本内容如下:
(1)哥伦布有权担任他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统帅(或海军上将),有权在今后享受“唐”(Don,贵族称号)的尊称,其后继人永远享有这种称号。
(2)任命哥伦布为他行将发现的陆地或海岛的副王或总督,对新发现土地上的每个官职他可以提出三个候选人,由国王任选其一。
(3)在所发现地区由生产、挖掘和交换得来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及其商品他都可以征收和保留1/10,并且一概免税。如果哥伦布同意,他有权投资一切远征或远航费用的1/8,并因此享有1/8的收益。
通过协议,哥伦布从国王处取得了一系列特权。1493年,哥伦布首航美洲成功,在回欧洲途中,向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最强大有力的君主:由于发现了如此友好、如此众多的居民和这么多的土地,整个基督教王国都应该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无需用多大努力就能使这些人皈依神圣的信仰;而这些土地充满着如此多的我们非常需要的物品,所有的基督徒都将从中获得安适和利益。
材料二在哥伦布西航美洲4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哥伦布显然具有某种超出其历史真实存在的偶像般的意义。”对西方国家来说,他们惊人一致的看法是: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新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在临近哥伦布到达美洲500周年时,第三世界,特别是拉美的一些学者和人民对推崇哥伦布等的言行变现了极大的反感。甚至有人认为1492年的行动是“最邪恶、最不道德的行动”,对1492年事件的任何纪念都是错误的。
(1)依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带着哪些动机开始西航行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对哥伦布航线会有不同的评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7世纪的欧洲上空,弥漫着战争乌云。海上有三次英荷战争,陆上有旷日持久并席卷欧洲各国的“三十年战争”。各交战国在战争中不仅采用欺诈、偷袭等卑劣手法随意发动战争,而且疯狂屠杀平民,抢掠财产,欧洲大地处处是尸骨遍野,断壁残垣。出于对上述状况的忧虑,荷兰学者格劳秀斯提出了国际法的设想。格劳秀斯指出: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劳秀斯还拟定了国际法的一些具体条文,如:参加战争应以正当理由宣战;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不准杀害、虐待停止抵抗的战俘,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等。格劳秀斯被西方各国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国际法主张逐渐为欧美各国认可,并成为18世纪以后确立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法体系的基础。
——摘引自《国际法的渊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张体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
(2)指出格劳秀斯提出上述先进价值观念的历史条件。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805年)进行的改革。主要内容:第一,罢宫市、五坊使(唐代朝廷的来办宦官,市场上抹夺猛于虎);第二,取消进俸;第三,打击贪官;第四,打击宦官势力;第五,抑制藩镇。此外,放宫女、宾乐女900余人回家,改革颇有成效,为百姓称道。但改革的阻力非常大,受到掌握实权的宦官和藩镇势力阻挠破坏,以失败告终。
改革过程中,顺宗病重垂帘问政.上传之事,要一经韦执谊,二经王叔文,三经王伾,四经李忠言,五经顺宗宠妃牛昭容,才能为顺宗所知晓。历史中也有关于王叔文、王伾贪财不廉洁的记载。此外,领导改革的还有刘禹锡,柳宗元等文人。改革失败后,顺宗死于宦官之手,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均被贬谪。
材料二韩愈则因革新时不被起用,攻击革新党派为“小人乘时偷国柄”。说宦官掌控的禁军是“天子自将非他师”。苏轼(朋党论)中说:“唐柳宗元、刘禹锡始不陷叔文之党,共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名臣矣。”清人王鸣盛是知名学者,则说:“叔文与宦官为难,叔文行政,上利于国,下立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官,跋扈之强藩。”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观遍他留下的文字则未见一丝悔意。
(l)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永贞革新的主要历史背景及失败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应如何看待永贞革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他们宣称,挣钱并不是贪婪,也不为谋生,而是使命,是精神,是最大限度地使人生绚丽多彩,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在过去“君子不言利”被认为是令人赞扬的社会品德。……若作为职业义务的履行,则财富的追求不仅是道德上允许的,而且正是神的命令。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大名著
材料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像两颗夺目的亮星,升起在明初文坛,被文史学家们视为明清小说的重大成就。但是,人们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问世以后,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断裂时期。……而到嘉靖以后,却涌现出以《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及“三言”、“二拍”为代表的一大批长篇小说和短篇白话小说集,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这样一个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却被又一次的改朝换代所中断,直至18世纪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将明清小说创作推到高峰。
——方志远《明清小说与明清社会》
(1)据材料一,归纳明清小说发展的特点,指出它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小说发展的阶段并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