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 官员世袭利于国家管理
B. 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 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地图包含了多种信息。阅读下面两幅地图:
(1)从两幅地图中提取两项中国革命形势(革命中心区域、革命性质、国共关系等方面)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变迁的原因。
材料二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8)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材料三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发展的关心,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摘编自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近代中国历史既是屈辱史,也是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结合历史背景,图1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怎样的局势?图2做出“中国觉醒”判断的依据可能是什么?
材料二 下面是晚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
地球万国内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
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校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俾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并,最为斟酌得中。
——摘编自《薛福成(1838年一1894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两处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进士科考试录取率极低,“岁取登第者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定制,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此外,废除了唐代的公荐制度,考试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省试中多次落第者另立名册上报皇帝,特许他们可陪同参加殿试,考试及第后,考生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北方士人长于经学而短于诗赋,而南方士人则反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以便为变法培养和选拔人才。
——摘编自《略论宋代科举制的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在宋代的发展变化
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 《励学篇》
(2)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材料二所体现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予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具有哪些历史借鉴价值。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B. 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
C.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D. 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
下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这一天
A.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C.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 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