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材...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材料中反映出导致当时“田制为空文”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政治腐败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土壤日益贫瘠

D. 人口增长迅速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中言论认为是人口的增加导致政府没有足够的田地分给农民,这种观点没有真正看到均田制受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兼并严重。所以应该选B.项,其它选项均不是材料中体现主要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C. 土地兼并严重    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查看答案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资本主义的萌芽

C. 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加两猿,可容一牛,用一人牵,旁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查看答案

殷墟甲古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恊田”的卜辞,“恊”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①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