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初并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材料中的“王”是指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秦孝公
D. 秦始皇
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
C.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是
A. 内服外服制度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禅让制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促进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其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孟德斯鸠“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指出其共同精神。
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早期儒学思想家的主张
思想家 | 思想主张 |
孔子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
荀子 |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材料二:朱熹所处的南宋时代,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整个社会道德失落……朱熹认为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提出“谨守力行以践其实”。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格物才能穷其理。
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1)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