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
A. 秦始皇时期的“三公” B. 汉武帝时期的“中朝”
C. 唐太宗时期的“三省” D. 宋太祖时期的“二府”
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史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
A. 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
B. 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
C. 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 国家官史的腐败现象严重
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这里的“它”指的是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君主专制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 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 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
C. 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D. 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
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 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