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南宋初年,朝廷设立会子务负责发行“官会子”。会子面值以铜钱数量来标示,但基本上不可兑换成现钱,“输官亦许用之,庶公私皆便。”南宋会子得以流通的主要原因是
A. 由国家信用提供担保 B. 纸币使用具有历史基础
C. 得到工商业者的支持 D. 政府采用强制手段推行
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小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反映了
A. 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
B. 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 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
D. 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
据《战国策》记载,赵国地处中央,成为“杂民之所居”,而宋国更加富庶,也是“邻民之所处”。战国时人口流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 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 B. 使兼并战争的进程加速
C. 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崛起 D.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1400)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
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驯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2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捕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帝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 本宪法和依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都是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中有与之相抵触的内容。
——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
材料二 联邦中央对各州所处的最高的地位,不是纯粹联邦制下联邦中央对各州应有的地位可比,而是近乎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处的地位了。
——曹绍濂《美国联邦制演变中的两个问题》
材料三 1832年南卡罗来纳州因不满联邦政府的保护关税政策,州议会通过法令进行抵制,公然拒绝联邦政府在该州征收关税,并以脱离联邦相威胁。针对南卡罗来纳州的分裂活动,联邦政府迅速采取措施。杰克逊总统根据宪法授权,立即向南卡罗来纳州增派联邦军队。同时,国会亦通过两项法律。一项是妥协税法,将关税税率在10年内递减到原税率的20%,以缓和南卡罗来纳州的对抗情绪;另一项是武力法案,授权总统使用武力执行关税法,实际上是用武力制止分裂。在联邦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南卡罗来纳州议会撤销了抵制法令。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的内容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绍濂在评价美国联邦制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联邦制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