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城的城市化、政治领城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按照钱秉旦先生的划分,现代化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4一15世纪),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农业文明不断瓦解;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动阶段(l6-18世纪),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一个“现代”世界出现了;
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在这个阶段中,经历了两百年发展的欧洲终于迎来了成熟的现代社会;
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19世纪中期后),世界在破坏和重建中进步着;
第五阶段:现代社会的新转型阶段(二战后),从二战结束起,一个“后现代”社会正在形成。
——据钱秉旦《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进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请以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个西方国家为例,概述该国在上述其中一个阶段的现代化之路。(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语·周语》记载,周襄王时已产生了“父子不得相互告诉”的思想。汉宣帝曾颁布:“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大父母匿子,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学界认为这是关于亲亲相隐制度最早、最明确的规定。
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露其事及鞑语消息,亦不坐。”同时唐律还规定:“若犯谋逆以上者,不用此律……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虽告亦无罪,缘坐同首法”,认为因为“不臣”可以不用容隐制度。到近代,在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历次法律变革中,亲属容隐制度仍得以继承。
——摘编自王新霞、柳萍等《论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特征——以“亲亲相隐原则”为例》
材料二2012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8条明确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该规定赋予了亲属证人不被强制出庭作证的特权,体现了亲属拒证权的理念。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为了避免自己及其亲属受到追诉,不愿意作证,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法律不应当强制打压。从更深层次来看,亲属拒证权制度维系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血脉亲情,在宏观上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益。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对被告亲属所作证言持有怀疑态度,其被认可和采纳的机会很小。
——摘编自李旭霞《论我国刑事诉讼亲属拒证权制度之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发展的特征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现代“亲属拒证权”与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的异同,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构建亲属拒证权制度的社会价值。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1927-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1928-l933年,工业总产量增长了1倍多。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 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B. 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
C. 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D. 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做法
A. 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 B. 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C. 克服了两党政治的弊端 D. 有效防止了政治舞弊现象
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B. 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C. 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D. 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