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请回答: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史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3)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史料,所谓的史料分为两种:一种是第一史料,是来源于考古发现;另外一种就是第二史料,是文献古书上面的记载。因此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找到史书上的原话,就是第二史料。 (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所谓的史料解释就是对史料的一种阐述,对史料所表达含义一种解释。材料中很多都是对史料的一种阐述,这些都是史料解释。我们从材料中一一总结即可。一般都在史料附近,后面居多。 (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史料评价一般都是笔者对这种思想观点的一种阐述和表达,往往带有自我主观的色彩,但是这种主观色彩往往表现的不够明确,我们需要区分它和历史解释的区别,一个是陈述,一个是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雅典市场。这里既是集市,也是雅典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的公众场所。

(1)从图片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智者学派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查看答案

毛泽东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是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图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民主政治,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关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陈独秀号召发动工农群众起来反抗军阀专制统治

B. 材料背景是要领导五四运动

C. 材料中的政治觉悟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D. 陈独秀要实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 教会是否腐败

B. 信仰是否必要

C.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查看答案

“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这里列宁评价的是孙中山的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