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穗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四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乾隆《苏州府志》卷3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2)材料二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3)比较材料三、四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1)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 (2)纺织业原料由丝变为棉。原因是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 (3)材料三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四是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说明了生产力进步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解析】(1)由材料“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可以归纳为: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 (2)“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由丝变为棉。由“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可以答为: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 (3)由“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以答为:材料三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四是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说明了生产力进步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景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据此可知汉景帝时期

A. 官僚贵族思想保守,没有经济头脑

B. 商品经济水平低,商品货币关系落后

C. 普通百姓家庭拥有大量黄金珠玉

D. 人地矛盾较突出,粮食严重短缺

 

查看答案

唐前期,地方上的死刑要报大理寺和刑部复核,还要在处决犯人之前向皇帝请示三次,以确保没有冤判和错判;唐朝后期,各地方的武将在其藩镇内判处的死刑不向皇帝上奏,更不交刑部和大理寺复核。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削弱    B. 唐政府死刑审核权下放

C. 政府谨慎对待死刑判决    D. 唐朝地方郡县各自为政

 

查看答案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是温家宝的执政理念,也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下列各项中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

A.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B.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C.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查看答案

下表为唐代天宝、北宋初年全国户数统计表

表中呈现的变化

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表明了经济重心在逐步南移

C.说明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北移

 

查看答案

西周初期,王室能够推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期则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 华夷之争已日趋激烈

B. 王权的影响已经不复存在

C. 君臣契约关系的解体

D. 王权衰微与大国争霸并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