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 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 皇权与阁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 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A 【解析】材料叙述了明朝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和张居正的遭遇进行判断内阁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内阁的权力取决于皇帝的旨意,故A项正确;内阁本身只是一个内侍机构,始终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也不能正式统领六部,故BD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 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 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 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 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查看答案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体现三省分权制

B.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C.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D.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查看答案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 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D. 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查看答案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下列制度中,与家族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禅让制

 

查看答案

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2)材料二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分析该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美国罗斯幅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