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日占中国东北期间,日帝把朝鲜族教育控制在初等教育阶段,极力限制中等教育的设立,其...

日占中国东北期间,日帝把朝鲜族教育控制在初等教育阶段,极力限制中等教育的设立,其教育内容也侧重于“产业上之技能教育”,日本帝国主义所为的直接目的是

A. 培养“不智不愚”的顺民

B. 促进“大东亚共同繁荣”

C. 促进当地的文明开化

D. 将东北建设为稳定的侵华基地

 

A 【解析】“日帝把朝鲜族教育控制在初等教育阶段,极力限制中等教育的设立,其教育内容也侧重于”说明日本实行奴化教育,培养日本殖民地的顺民,A正确;B不符合材料主旨;C显然不是日本主要目的;D不符合材料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道: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作者主要说明

A. 唤醒民众思想觉悟

B. 极力推崇人民主权

C. 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D. 立宪代表人民要求

 

查看答案

“民国自成立以来,转瞬已十四年矣。而此双十之国庆纪念,也已庆祝十三度矣。此十四年中工商业之发展,国货之畅销,亦籍提倡之力,与年俱进,此诚可庆祝者也。今可庆之双十节又到,本场更希望我工商界,对于出品宜精益求精,价格宜格外从廉,务使顾客欢迎,人人乐用,庶不负爱国诸君之热心提倡,而于国货前途,诚大有希望于无穷也。”从这段材料可以推出

A. 上述现象出现在1924年

B. 此时国货比外货销量大田

C. 此时的国货价廉物美

D. 此时民族救亡推动实业发展

 

查看答案

戊戌(1898年)五月李符曾致张之洞密函也说:“自康召对,枢臣进见多被诮责,从前奏对,不过一二刻,近日率至五刻,诸大臣深嫉苦之,然以上遇厚,弗敢较也。”从材料中可看出

A. 维新派缺乏施政经验

B. 顽固派明确反对变法

C. 光绪帝拥有行政实权

D. 戊戌变法进展缓慢

 

查看答案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白天旅行探险,晚上伏灯写作,每天忠实记录下当天的行走路线,沿途所见的山川风貌与风土人情,以及他的心得体会。早期是写给母亲看,让母亲可以“卧游”。(英)科学家李约瑟这样评价《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材料主要说明

A. 当时中国科学发展的超前性

B. 徐霞客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C. 孝道思想是徐霞客户外探险的动因

D. 明清商品经济发达盛行旅游之风

 

查看答案

在16到19世纪四百年里,江南已有一千余个市镇,其中颇多拥有数千户至万余户人口的巨镇。直到今天,以小城镇密度与平均非农业人口来观察,苏、浙、沪三省市是全国小城镇最发达的地区。材料反映了

A. 江南市镇在先秦城市的基础上产生

B. 工业革命推动中国的城市化

C. 江南市镇的发展是近代开埠通商的结果

D. 江南城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