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予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纲要》

材料二“票拟权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参与朝政的权力……虽然最后的决策依赖皇帝的批红,但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尤其是出现幼主、庸主和怠政之君的时候。”

——朱绍候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三英国的内阁制被称为“责任内阁制”,所谓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从而制定出一种始终一贯的政策。有的政治学家称它为把行政与立法两部门连接起来的一个“纽扣”,又称它为议会推选出来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是它与其他的议会委员会不同的地方。……英国内阁的建立是没有任何正式的成文的法律作为依据的,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慣例逐步形成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二谈谈明朝内阁制对皇权专制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谈谈明朝内阁制和近代英国内阁制的本质区别,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造成它们具有本质区别的原因。

 

(1)影响:内阁制本身是皇权专制加强的产物,不能对皇权专制起到绝对的制约作用。但是内阁的票拟权使其在制度上获得了参与朝政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左右或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2)特点: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内阁协调行政权与立法权(或协调政府各部门活动);内阁 成员由下院多数党成员组成;依惯例逐步形成。 (3)本质区别: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內侍机 构,所以明朝内阁制的确立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是英国资 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一个重要体现。 原因: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而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 上,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 【解析】(1)由“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可以分析出内阁制本身是皇权专制加强的产物,不能对皇权专制起到绝对的制约作用;由“票拟权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参与朝政的权力……虽然最后的决策依赖皇帝的批红,但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可以概括出内阁的票拟权使其在制度上获得了参与朝政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左右或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以“英国责任内阁制”作为切入点,比较简单。根据材料信息“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依据惯例逐步形成的”等,分析、认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明朝内阁制和近代英国内阁制的本质区别从其各自的性质分析,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表现;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从明朝的君主专制政治和自然经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简表,由材料可以看出

厂商/合作者

产品/服务

成本

苹果Apple(美)

设计

 

东芝Toshiba(日)

闪存、触摸屏

40.00(美元)

三星Samsung(韩)

应用处理器

14.46(美元)

英飞凌Infincon(德)

相机组件、GPS接收器

11.80(美元)

富土康Foxconn(中)

组装

<6.50(美元)

 

 

A. 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B. 资本新一轮扩张的表现

C. 中国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D. 有利于中国引进新技术

 

查看答案

《世界史·现代卷》指出:“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 国家资本主义政策遭削弱

B. 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

C. 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

D. 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分散趋势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在苏共“十五大”后强调:“只有工业在农业迅速发展增长的基础上达到了高涨这样的结合下,我们才能长期地保持最大的速度。”从中可看出

A. 布哈林反对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布哈林拥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 布哈林主张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D. 布哈林实质上捍卫苏联新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题文)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在商业中,我们只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这些措施维持了较高程度的消费,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由材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A. 胡佛政府意图抬高工人工资率缓解危机

B. 美联储的权力在胡佛执政时期有所增强

C. 增加政府开支成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手段

D. 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了经验

 

查看答案

经济危机期间,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教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中国改革开放时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由此可以得出

A. 两国都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 两国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C. 两国都改变了原有的分配制度

D. 两园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相似角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