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儒生笔下,夏商周三代是值得顶礼膜拜的黄金时代,但程颐却说:“尝观自三代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如百年无内乱;四圣百年;受命之日,市不易肆;百年未尝杀大臣;至诚以待夷狄。”其中与“本朝百年无内乱”有关的是
A. 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B. 开创科举,选拔人才
C. 授田于民,安顿流民 D. 分化事权,收权中央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至明清,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这两个核心问题的解决趋势是
A. 重视后者轻视前者
B. 重视前者轻视后者
C. 后者主导前者
D. 前者主导后者
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等;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力。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 明确官员的职责
B. 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C. 防止官员权力膨胀
D. 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下列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
A.
B.
C.
D.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断变革,下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梳理,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两汉 |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
唐末 |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
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两汉时期,在“令先人坟墓俭约,非孝也”观念的影响下,当时有“厚葬为德,薄终为鄙”之说。由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厚葬高峰。据此可知
A. 两汉时期社会风气淳朴
B.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发达
C. 儒家思想深入社会生活
D. 儒家思想关注身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