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二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所制定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三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综合材料一、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列举史实说明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试分析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

 

(1)新特点:佛道化,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夯实了儒家的形而上学的基础)。 (2)依据: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 佐证: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即可。(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以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出“众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主张“经世致用”等皆可。) 特点:一方面理学逐渐走向极端,另一方面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潮。 (3)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来巩固等级制度;宋朝时,朱熹等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孔子神化为被崇拜的偶像。 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使孔孟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分析概括得出。 (2)从材料中的“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所制定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可以看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进步的历史观。联系所学可知,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以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工商皆本”等主张就是当时“反传统而大胆”的言论。从两则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明清时期一方面理学逐渐走向极端,另一方面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潮。 (3)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联系所学史实可知,一是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来巩固等级制度;二是朱熹等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孔子神化为被崇拜的偶像。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应当联系所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和宋明理学的影响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惠则足以使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而成)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界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

(3)据材料四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 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 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 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 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郡县论》中说:“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顾炎武意在强调

A. 人民自治的合理性

B. 强化集权的重要性

C. 三代之治的可行性

D. 经世致用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下列各项,“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