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威克里夫被称为“15世纪天主教中的异类”,他把《圣经》翻译成英文,并系统阐述了“...

威克里夫被称为“15世纪天主教中的异类,他把《圣经》翻译成英文,并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其学说的内容不包括(  )

A. 国家要没收教会财产

B. 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中介

C. 人们不需要信仰《圣经》

D. 宗教仪式完全不必要存在

 

C 【解析】威克里夫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教条,每个人只要相信《圣经》,按《圣经》行事即可。C项不是威克里夫的主张,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都是威克里夫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实现富国强兵

C. 引领思想启蒙

D. 建立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19世纪40年代,魏源等人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了初步认识,以为

A. 军事技术落后

B. 社会制度滞后

C. 政治腐败

D. 思想观念陈旧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近平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查看答案

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重心是

A. 派遣留学生

B. 翻译西方著作

C. 改革教育

D. 社会生活习俗“西化”

 

查看答案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 经世致用

B. “中体西用

C. 维新思想

D. “兼容并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