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

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 “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 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 “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即从1931年到1945年,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故A排除。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过于绝对,故C排除。材料认为“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起点,要区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下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政治宣传画。该画旨在

A. 宣告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B. 呼吁全民族共同抗日

C. 歌颂军民合作首战告捷

D. 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查看答案

原日本侵华士兵三谷翔回忆1937年12月初的南京时说:“在中山北路附近的广场上,我望见一堆堆尸体,每堆至少五六十具……有很多老人、妇女甚至还有孩子……惨不忍睹……陆军做得太无耻、太过分。”该材料

A. 可以反映当时日本人民的反战运动

B. 可以用于研究日本的“扫荡”政策

C. 对于揭发日军侵华暴行有重要价值

D. 可以证实南京国民政府消极抵抗

 

查看答案

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

A. 辛亥革命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国民大革命    D. 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D. 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A. 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 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 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 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