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 董仲舒全盘吸收了法家学说

B. 法家学说最终会取代董仲舒的新儒学

C. 儒家思想已经与孔子“仁”的理念相违背

D. “独尊儒术”与法家的思想专制一致

 

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宣扬以法治天下,主张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西汉时儒家学说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达到文化上的专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法家思想中的专政原则与“独尊儒术”一致,故D项正确。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排除A。B项说法错误,西汉之后,多数统治者推崇“儒法合一、外儒内法”,排除。孔子的仁在董仲舒的新儒学中仍然得到继承和发展,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夏商周的学校都是政教合一的官办性质,旨在为统治集团培养后继人选。到了春秋时期,王权败落,官办的学校难以为继,私人办学应运而生,从而开始了史官文化向诸子文化的转化。材料表明

A. 社会变革推动教育模式变化

B. 知识普及到社会各阶层

C. 社会变革促使贵族政治瓦解

D. 社会变革促使新思想出现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陆贾,楚人,曾两次出使南越,获得政治上的成功。秦汉之际,秦南海龙川令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刘邦遣陆贾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留陆贾数月,畅谈欢饮。陆贾回来时,赵佗赐给陆贾大批珍宝。陆贾拜赵佗为越王,令称臣,奉汉约。汉正式承认南越为封国,而南越则承认从属于汉,汉与南越从对立变为一家。吕后时期,赵佗三次遣使,请求解除遏制南越发展的禁令,毫无结果。于是,赵佗自称南越武帝,攻长沙国边城,并以金钱收买,使闽越、西瓯等归属于他,南越势力空前强大。汉文帝即位后,令陆贾再次出使南越。陆贾至南越,责备赵佗自立为帝。赵佗恐,去帝号,自称蛮夷大长老。从此,南越与汉长期和睦相处,经济稳定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贾两次出使南越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贾出使南越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遏制战略的缘起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是指贯穿整个冷战时期的美国争霸全球的国家安全战略。此战略是基于美国政府对其二战后世界地位的认识,即美国是世界领袖,负有“领导责任”。凯南最早提出和系统阐述了遏制苏联的思想,称为“遏制之父”。他的思想对美国战略的制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当局者认为,由于苏联追求对世界的“绝对权威”,暴力的或非暴力的冲突随时可能发生。由于原子武器的发展,如果发生全面战争,人类“将面临全面毁灭的危险”。因此,不能采取直接对抗的战争形式来消除苏联的威胁。

遏制战略既是美国针对苏联及其阵营的战略,也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国家战略。正是由于后一种本质特征的存在,可以说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美国必然和已经完全放弃了遏制战略的思维。

——摘编自郭忆薇《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制定遏制战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遏制战略对东亚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户籍制度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历程。

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

1964年8月《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出台,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

198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出台,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2001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户籍改革历程的特点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80年代以来不断推进户籍改革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2节俭观变化表

 

时代

节俭观

古代

墨子:“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荀了认为,德性高的“圣贤”可以而且应当奢华,需要反对的是那些地位不高、

德性不够的人超越等级或礼仪的消费,即“僭越”。

贾谊积极主张国家和个人都要多积蓄,反对奢侈浪费。

明嘉靖年间出现了崇奢黜俭,奢能致富的思想。

近代

梁启超说东方国家的衰亡,根源就在于崇俭。

晚清时上海报刊公开讨论“俭与奢”,发表题为《论治世不必偏重节俭》的文章。

民国初年,上海有人发起成立“俭德会”,天津商务总会告诫商人必须“遵节俭,

尚素朴”。

20世纪

五六十年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雷锋:“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社会发展与节俭观”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论述。(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