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暑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1)据材料,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虽然“部权尽归内阁”,但明初阁臣不能等同于丞相。

 

(1)职责:①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②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③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2)说明:“部权尽归内阁”仅能说明内阁首辅权力扩大,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本质上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解析】(1)本题据材料“掌献替可否……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皆审暑申覆……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劝谏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等方面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内阁首辅权力、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皇权专制的产物等方面说明明初阁臣不能等同于丞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至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

第二条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美国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

 

查看答案

在古希腊神话里,主持正义和秩序的女神是忒弥斯。其形象通常是:身披白袍、头戴金冠,左手提一秤,右手举一剑,倚束棒的蒙眼女神。以下对之解释不准确的是

A. 白袍可能是象征道德无瑕    B. 王冠可能是因为正义尊贵无比

C. 蒙眼是表明司法要靠理智    D. 剑表示对作战不力者制裁严厉

 

查看答案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举措

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查看答案

明朝时的皇帝废除了丞相制度,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皇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为了造福人民

B. 为了进行对外扩张

C. 为了压迫人民与剥削人民

D. 为了加强与巩固统治

 

查看答案

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人。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

D.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