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

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四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1)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50年代后期,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事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中国几代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的探索,给了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哪些启示?

 

(1)事件:鸦片战争 影响:①自然经济开始瓦解;②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2)事件: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根源:“左”倾错误。 (3)表现:①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③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启示: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作出正确的决策;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来的却是四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鸦片战争的角度回答材料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再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等方面回答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2)本题结合材料二“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方面说明在50年代后期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左”倾的角度说明这些事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3)本题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等方面说明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立足中国的国情作出正确的决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方面回答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材料四: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混浊不堪。

请回答:

(1)“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影响下的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形成这一地位的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三图片所示成果,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被大量开发使用的能源依次是什么?

(4)就材料四中的现象,发表你的见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范成大的《缫丝行》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材料二: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乾隆)《苏州府志》卷3

材料三: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卖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五:由于海疆屡生事端,清廷又封锁了海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决定取消其他贸易口岸,只允许广东一口通商。

——《中华文明史》第4卷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歌描写了中国古代哪一种经济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经济模式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况明代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出现的新现象。(不得摘抄原文)这些新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本质变化?

(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材料五,概况分析明清时期阻碍材料二反映的新生产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对外开放相比,最本质的不同是

A. 前者是主动自强的开放,后者是被迫屈辱的开放

B. 前者是经济目的,后者是政治目的

C. 前者是全方位的开放,后者是部分开放

D. 前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开放,后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放

 

查看答案

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俺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某领导到农村视察时问党委书记:“试验田的亩产多少?”党委书记回答:“亩产1万斤。”领导说:“还可以再多点吗?你们这里条件好,深耕一下,还能多打点。”这一现象

A. 说明领导重视农业生产

B.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C. 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D. 说明农业生产力明显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