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

《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 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

C. 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 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

 

C 【解析】试题分析:“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材料反映按照田亩多少交税,不同的年景交税不同。其实质是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A是商鞅变法的影响。B是现象,D与题意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爱因斯坦的眼中,我们所处的宇宙,不仅仅是长、宽、高的三维空间,而是应该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时空。

在爱因斯垣的眼中,人类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的。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各国家之间友好相待。和平是永恒的主题,战争与杀戮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在爱因斯坦的眼中,人应该信仰上帝。他认为,应该信仰那个在事物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事实上,爱因斯坦已经把上帝哲学化了。他把人类的道德和福祉置于最高地位。

一蔡晓滨《启蒙者——西方思想家群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思想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而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因此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时,在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2)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开幕。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自2000年设立至今,18年,共有29位科学家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取得迅速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黄宗羲思想中“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和“新见”的表现。

材料二  民生”两个字是中国向来用惯的一个名词。我们常说什么“国计民生”,不过我们所用这句话恐怕多是信口而出,不求甚解,未见得涵有几多意义的,但是今日科学大明,在科学范围内拿这个名词来用于社会经济上,就觉得意义无穷了。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定义,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孙中山《民生主义》演讲稿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生观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实现其民生观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措施?

材料三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瘁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3)据材料三,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

材料四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

(4)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东西方对人性的不同态度,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社会的发展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欲,复尽天理。”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彼得拉克认为,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和幸福,应该是研究的主题。他说:“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应该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要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正义,以及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

(2)材料二反映出的思想主旨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

(3)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与材料二相比有何发展?

 

查看答案

2014年10月9日,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曾被誉为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下列作品与该作者创作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日出·印象》    D. 《格尔尼卡》

 

查看答案

下列作品与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

A. 《人间喜剧》    B. 《安娜·卡列尼娜》

C. 《老人与海》    D. 《巴黎圣母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