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所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具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1)汉武帝设“中朝”,剥夺丞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枢密院等分割相权。 共同点: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丞相权力过大会危及君主统治。 (3)没有实质意义。 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没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解析】(1)材料一的信息说的是丞相的职能和地位。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回答三个时期的史实。然后得出结论: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2)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该问要注意关键词“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意思是宰相权力过大往往会危及君主的统治。(3)依据所学可知这种称呼没有实质意义,结合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的特点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A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

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美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总体来说,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这主要是由(  )

A. 德国统一方式所决定的    B. 启蒙思想传播程度所决定的

C. 立宪者的素质所决定的    D. 国家领导人的素质所决定的

 

查看答案

美国制宪者们采取了权力分化的手段,使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从而避免了“多数人的暴政”。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的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这部宪法

A. 建立起邦联制

B.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C. 实现人民主权

D. 符合卢梭的政治理念

 

查看答案

如表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C.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D.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但同时又规定委弃物的原物主须有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故如漂流物、遗失物、沉没物,其所有人并无委弃之意思,均不能先占。由此判断罗马法(    )

A. 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主义

B. 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开拓进取

C.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 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