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

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其中“我们确实很自豪”是指

A.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B. 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 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D.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解析】从材料“十月革命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人类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故D项正确;A项是二月革命后的状况,排除;B项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杜瑛祖籍霸州。金末兵乱,当时一般读书人仍以文章辞藻来谋求上进,唯瑛搜集群书,精读牢记,努力探求书中深刻含义。对古今得失,了如指掌。中书左丞黏合王圭开府于相德,(杜)瑛接受了他的聘请,在彰德安家,但拒不接受他赐予的千亩良田。1259年,元世祖忽必烈召瑛问计。瑛说:“汉唐以来,人君能赖以立国的,就是法、兵、食三件事而已。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现在宋朝不重视此三事,大概将要灭亡了。能振兴此三事的,大概就是您吧。您若遣荆襄之师,南下以捣其背,帝业便可定了。”世祖听后高兴地说:“想不到儒生中居然有这样见地的人。”后来,瑛又举数事晓以利害,世祖都采纳了,并认为瑛贤能可用,命瑛随行,但瑛因病而未从。1260年,忽必烈下诏书欲起用瑛,瑛辞不应诏。左丞张文谦上书皇上,建议任命瑛为提举学校官,瑛又推辞。

——整理自《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瑛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学术、治国和为人等方面简评杜瑛。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召开了成立后的首次会议斯巴会议,确定了赔款的分配比例,即“斯巴比率”,法国52%,英国22%,意大利10%等。法国所占比例最大,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会上,法国总统米勒兰指责德国没有按时交出煤炭,德国外长西蒙斯则表示难以履行。在英法达成妥协的基础上,协约国提出德国要在半年内交出200万吨煤的方案,但遭到德国拒绝,法国则以制裁相威胁。在劳合·乔治的协商下,才达成交付煤炭的事宜。

——《鲁尔危机与德法关系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召开斯巴会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赔款问题上英、法、德三国最初的态度及鲁尔危机所导致的结果。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2年,赵尔巽上奏折,建议在各省设立罪犯习艺所。他计划设置如下狱官、狱吏:设置典狱官,统辖全所官员和大小事务;设置会计官,掌管习艺所的经费钱粮等事;设置教诲师,对囚犯施以感化教育;设置新式狱卒看守,对习艺所进行日常的巡查、看守;设置工师,对囚犯教以工艺,令其自食其力;设置医师,医治狱吏、狱卒和囚犯的疾病。在劳役作业项目上,选择一些成本较低、营利较快又容易上手的简单工艺,并辅之以教诲制度,以实现自由刑之宗旨。但当时许多罪犯习艺所并没有设置教诲师,只是在固定时间,由相应官员到习艺所中宣示圣谕、训条。许多习艺所对囚犯做工营利的重视要远远大于对其进行感化教育的重视,习艺所成了少数狱官谋取私利的工场。当时已建成的罪犯习艺所的数量远不足以容纳更多数量的囚犯,以致朝廷后来不得不重又回到发配囚犯的老路上。

——摘编自徐恒亮《清末(1901-1911)监狱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策划监狱改革的主要设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监狱改革的进步性及存在的缺陷。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诚能对国内为健全坚实之改进,对各友邦为坦白诚挚之周旋,自信必有内外相谅之一日,吾人于此可下一结论如下:基于上述三项意见,苟国际演变不斩绝我国家生存民族复兴之路,吾人应以整个的国家与民族之利害为主要对象。一切枝节问题当为最大之忍耐,复以不侵犯主权为限度,谋各友邦之政治协调;以互惠平等为原则,谋各友邦之经济合作。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中正既不敢自外,亦决不甘自逸。质言之,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

——1935年11月《蒋介石在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演》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顺治)十三年(1656年)(荷兰)费表请朝贡,(礼)部(初)议五年一贡,(皇帝下)诏改八年一贡,以示柔远。十八年,郑成功攻台湾,逐和兰(荷兰,下同)而取其地,诏徙沿海居民,严海禁。康熙二年夏六月,和人(荷兰人)始由广东入贡:刀剑八(柄),皆可屈伸;马四(匹),风膺鹤胫,能迅走。二十二年(1683年),和兰以助剿郑氏功,首请开海禁市,许之。乾隆元年冬十月,减和兰额。初,和兰通商粤省,納税甚轻,后另抽加一税。

——《清史稿》

材料二

他(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印尼总督简·皮特斯佐思·科思)在任职期间(1618-1629)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绝够将葡葡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科恩也骚扰美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同样重要的是,科恩还培养和发展了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使亚洲间的贸易量远远大于绕好望角到欧洲的贸易量。那时以前,葡萄牙人已参与这一贸易,然而,科恩大大深入一步,他在“福摩萨”(台湾)建立一个基地,从那里控制了前往中国、日本和东印度群岛的商业航线。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对荷兰殖民者的态度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荷兰在亚洲的殖民活动,并辩证地分析这些殖民活动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