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工匠优秀,积极性高
B. 生产不计成本
C. 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
D. 国家权力的支持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中国古代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期。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土地制度是( )
A.氏族公有制 B.井田制
C.均田制 D.私有制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 春秋时期的芍陂
B. 西汉的白渠
C. 汉代治理黄河
D.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 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
C.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项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最能反映出铁的“革命作用”的是
A. 促使了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B. 加速耕地的大规模开发
C. 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D. 促使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体”“用”之变
材料一“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注:冯桂芬改良主义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第25卷
材料二两广总督张树声(1824—1884)遗折称:“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
——《张靖达公奏议》卷8
材料三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体用之说。“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饮冰宝文集》之二第3一4页
问题:
(1)根据材料,简要归纳近代中国“体”“用”观的变化。
(2)概述近代中国“体”“用”观变化的时代背景。
(3)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体”“用”之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