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改革和梭伦改革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两次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都有着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其在制度法理、公民资格、政治参与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这两次改革
A. 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基调
B. 对于贵族特权的态度截然相反
C. 都缩小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
D. 差异源于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 农耕经济的繁荣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A.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B.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C.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贾文言在比较商鞅与梭伦的“耕战思想”时说:“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耕’和‘战’,故两者都重视耕战,但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则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集中体现在
A. 商鞅维护皇权专制,以农为本;梭伦注重发扬民主,重视工商
B. 商鞅立足承认现实,渐进变革;梭伦强调打破现实,重在继承
C. 商鞅使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梭伦使所有平民获得公民权利
D. 商鞅用“强权”重构政治秩序;梭伦以“中庸”平衡阶级利益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汉代南海“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绸、黄金、釉陶器和玉器等罗马的玻璃器具,非洲的象牙、犀角,西亚的银器,南亚和东南亚的琥珀、玛瑙、珠玑、果品等异域珍品,也通过此路运到了番禺,……由于航路便利,佛教僧人乘船西行朝圣者络绎不绝,……其中大部分为中国僧人,也有少数高丽、新罗、日本僧人。……对外贸易带动了海外移民,促进了南海区城的民间往来,海南由此成为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张-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南海区域的影响》
材料二“很难以一种镇定自若的心态来想象,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这样一个疆土辽阔的国家,集中于一个实施有效统治的政治组织之内……,拥挤在相对其人口非常狭小的国土内。”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材料三1865年李鸿章建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8年造成第一艘轮船“恬吉”号(后改名为“惠吉”号),该船木壳明轮,锅炉自造,主机由外国的旧机器改装。至1885年先后制造大小轮船十余艘,此后即行停造,专门修理南、北洋各省船舰。
——《洋务运动》
材料四见下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马汉认为中国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马汉所说问题?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 创办人 | 企业名称 |
上海 | 方举赞 | 发昌机器厂 |
南海 | 陈启源 | 继昌隆缫丝厂 |
天津 | 朱其昂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材料一中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创办于何时?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近代民族工业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高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之后为何很快又衰落了?
(3)从近代民族企业的历史命运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